服務熱線
18501696120
更新時間:2025-11-05
瀏覽次數:17次
更多推薦2025-11-05
2025-11-05
2025-11-05
2025-11-05
2025-11-05
2025-11-04
2025-11-03
2025-11-03
2025-10-31
2025-10-31
玫瑰提取物的保濕黑科技:Epsilon皮膚水分成像儀鏡頭下的發(fā)現
提到玫瑰,人們總會聯(lián)想到浪漫與芬芳。但在皮膚科學領域,玫瑰正以全新的姿態(tài)登場 —— 韓國科研團隊于2022年發(fā)表在《BioFactors》期刊的研究證實,法國玫瑰(Rosa gallica)花瓣提取物(RPE)及其活性成分矢車菊素 - 3,5-O - 二葡萄糖苷(CDG),能通過精準調控細胞信號通路,顯著提升皮膚保濕能力。這項研究揭示了從天然植物到肌膚屏障修復的完整科學鏈條,為護膚品研發(fā)和醫(yī)藥應用提供了全新方向。
臨床實證:Epsilon 鏡頭下的保濕蛻變
皮膚保濕能力的評估需要客觀量化工具,本研究中,Biox Epsilon皮膚水分成像儀成為關鍵驗證設備。該儀器通過光學成像技術捕捉角質層水分分布,并以數值化方式呈現皮膚的保濕狀態(tài) —— 數值越高,代表皮膚鎖水能力越強。
研究團隊開展了為期 4 周的雙盲對照臨床試驗,納入 22 名 20-60 歲健康女性:
實驗設計:左側面部每日涂抹含 RPE 的乳膏,右側面部使用不含 RPE 的空白基質作為對照;
檢測頻率:分別在實驗開始(第 0 周)、第 2 周、第 4 周通過Biox Epsilon皮膚水分成像儀檢測兩側臉頰水分值;
關鍵結果:4 周后,RPE 處理側皮膚水分值從基線的 17.47升至 21.08,提升幅度達 20.63%;空白對照側僅從 17.66升至 18.96,提升 5.1%。
成像圖顯示,RPE 處理組的高水分區(qū)域(亮區(qū))隨時間明顯擴大,而對照組變化微弱。這種可視化差異與數值變化相互印證,直觀證明了 RPE 的保濕功效。
活性成分鎖定:CDG 的 "靶向激活" 能力
RPE 的保濕效果究竟源于哪種成分?研究團隊通過超高效液相色譜分析,從 RPE 中分離鑒定出 6 種主要成分(其中包括CDG),并逐一測試其對 HAS2(幫助皮膚進行鎖水的透明質酸HA的主要合成酶)的調控作用。
實驗結果令人驚喜:矢車菊素 - 3,5-O - 二葡萄糖苷(CDG) 是所有成分中活性較強的,且發(fā)現其能直接調控合成酶HAS2。
行業(yè)價值:從實驗室到產品的轉化路徑
這項研究為醫(yī)藥和護膚品行業(yè)提供了雙重啟示:
1. 天然保濕劑的精準開發(fā)
RPE 可作為標準化天然保濕成分,其 CDG 含量可作為質量控制指標。相較于化學合成保濕劑,玫瑰提取物兼具溫和性與功效性,適合敏感肌人群。
2. 檢測技術的應用拓展
Biox Epsilon皮膚水分成像儀可納入護膚品功效評價體系,通過客觀數據替代主觀感受,提升產品可信度。對于消費者而言,這意味著未來可能出現 "玫瑰提取物 + 科學驗證" 的保濕產品 —— 既能享受天然成分的溫和呵護,又能通過明確的作用機制保證效果。
結語
依據Biox Epsilon皮膚水分成像儀捕捉的臨床數據,法國玫瑰花瓣提取物的保濕奧秘被揭開:RPE 通過活性成分 CDG 靶向激活 GLK-MAPK 信號通路,上調 HAS2 表達,促進透明質酸合成,最終實現皮膚水潤度的提升。這不僅是天然植物成分的一次 "科學正名",更為保濕領域的創(chuàng)新提供了從 "經驗主義" 到 "機制驅動" 的轉型例子。
返回列表